一、进气系统故障:进气阀未打开或进气受阻
进气系统是空压机吸入空气的核心通道,若进气阀无法正常开启或进气受阻,会导致电机空转但无法压缩空气。常见情况包括:
进气阀未打开:电磁阀故障(线圈烧毁、线路松动、无电压输出)、气缸组件损坏(阀片/膜片变形、密封失效)或管路堵塞,导致进气阀无法接收开启信号或无法正常动作。此时需检查电磁阀供电(用万用表测线圈电压)、阀体状态(是否有卡滞、损坏),清理进气滤芯(严重堵塞会“憋死”进气,可临时取下测试)。
进排气口堵塞:空压机内部进排气口、管路或接头处积碳、油污过多,阻碍空气流通。需拆解清理进排气口、管路,确保空气流通顺畅。
二、机械部件故障:内部泄漏或动力传输中断
机械部件的磨损或损坏会导致空压机无法有效压缩空气,即使电机运转也无法产气。常见情况包括:
活塞环/轴承磨损:活塞环磨损会导致气缸“串气”(压缩空气从气缸壁缝隙泄漏),轴承损坏则会使转子无法正常转动,表现为机器发热明显但出气量骤减、噪音异常。需更换原厂活塞环(副厂件公差大易漏气),检查轴承磨损情况(若卡死需更换)。
主机阴阳转子磨损:螺杆空压机的阴阳转子或定子内腔严重磨损,导致内泄漏过大(压缩空气从间隙泄漏),加载时无法建立压力。需拆解主机检查转子间隙(若超过标准需更换转子或定子)。
三、压力控制与卸载系统故障:假加载或持续卸载
压力控制系统异常会导致空压机处于“假加载”或“持续卸载”状态,看似运行但无法产生有效压力。常见情况包括:
卸载阀未关闭/故障:卸载阀(放空阀)在加载时
关闭,若未关闭或卡住,会导致高压空气持续排出,压力无法上升。需检查卸载阀电磁阀(是否有电压、线圈是否损坏)、阀体(是否卡滞),必要时更换。
最小压力止回阀故障:最小压力止回阀的作用是保持机内最小压力(通常0.4-0.5MPa),若故障(如卡死在关位),会导致机内压力无法建立,无气输出。可通过更换止回阀解决。
PLC/控制器故障:PLC输出点故障或控制器程序异常,导致无法给电磁阀发送加载信号,空压机处于假加载状态(电机转但进气阀不打开)。需专业维修人员检修PLC或控制器。
四、润滑与冷却系统异常:影响压缩效率
润滑与冷却系统异常会导致空压机内部温度过高、润滑不足,进而影响压缩效率,甚至无法产气。常见情况包括:
润滑油不足/乳化:润滑油不足会导致摩擦加剧、温度升高,影响气密封;润滑油乳化(使用非专用油或冷却水混入)会失去润滑效果,导致转子卡死或泄漏。需检查润滑油量(不足时加足原厂油),若乳化需更换新油。
冷却系统故障:散热器堵塞、冷却风扇损坏或冷却油量不足,会导致空压机温度过高(超过额定温度),触发保护机制或降低压缩效率。需清理散热器(去除灰尘、油污)、检查冷却风扇(是否正常运转)、补充冷却油。
五、电气与传感器故障:信号传输异常
电气系统或传感器故障会导致空压机无法接收正确指令,无法进入加载状态。常见情况包括:
电源问题:电源电压不稳定(低于额定电压15%)、电源线老化或电机绕组烧毁,导致电机无法提供足够动力。需用万用表测量电压(正常范围220V±10%或380V±10%),检查电源线(更换老化线),检测电机绕组(若有短路需修复)。
传感器故障:压力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故障,误报压力或温度,导致控制器不让加载。需检查传感器读数(与实际压力对比),若有偏差需更换传感器。